考试
2021-08-12 11:56:07

变革·借鉴·发展

题目描述

【题目】变革·借鉴·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商鞅变法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设立县制,由国君任命官吏治理

 

(1)依据材料一,说出从图1到图2发生的变化。材料二与这一变化有何关联?

材料三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这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为了对抗顽固派在基本理论问题上的挑战,终于结晶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高度概括的理论模式。

——雷颐《取静集》

(2)依据材料三,概括材料中学习的事件和其作用。

材料四 14世纪中叶后,西欧地区领主出租直领地,靠租金生活,一些富裕的农民靠承租和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和购买佃户的土地,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将产品推向市场,将剩余的产品销往更远的地方。在手工业中,商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工场所有产品都销往市场。

——摘编自百度百科

(3)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当时西欧经济出现了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材料五 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部分)

 

时间

发明者

国别

发明成果

1733年

凯伊(机械师)

英国

飞梭

1765年

哈格里夫斯(纺织工)

英国

珍妮纺纱机

1769年

阿克莱特(钟表匠)

英国

水力纺纱机

1779年

克隆普顿(纺纱工人)

英国

骡机

1785年

卡特莱特(理发匠)

英国

水力织布机

1785年

瓦特(仪器修理工)

英国

大工业普遍适用的蒸汽机

1807年

富尔顿(工程师)

美国

蒸汽轮船

1825年

斯蒂芬森(煤矿工人)

英国

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据中华书局版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整理

(4)依据材料五,概括工业革命成就的领域。

(示例)

序号

领域

①②③④

纺织业

 

 

答案解析

(1)认真观察图1和图2,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图1到图2发生的变化是因为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疆域扩大。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主持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根据材料三“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学习的事件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对外国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3)根据材料四“14世纪中叶后……工场所有产品都销往市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西欧经济出现了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或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变化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新和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4)根据材料五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可知,属于动力来源的是⑥,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被普遍应用到各行各业;⑦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⑧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都是属于交通领域。

(1)变化: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疆域扩大。关联: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2)事件:洋务运动。作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对外国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3)变化:出现了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或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积极影响:促进了生产技术的革新和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4)序号领域序号领域⑥动力来源⑦⑧交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