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3:28:39

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迁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迁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社会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安定社会、安抚人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一些思想家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如春秋时期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孔子和老子。……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于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之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秦朝由于把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而采取暴政方式所带来的毁灭性结果令人不寒而栗……秦朝因法家而亡的惨痛历史教训说明:过于严峻暴硬的法家已经不适合和平年代的长治久安,须找另一套思想体系取而代之。……董仲舒能够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充分吸收其它派别的合理成分,对儒学进行新改造,可谓大刀阔斧,推陈出新。更由于当时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采纳推行……以上就是当西汉社会秩序巩固后,儒学被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捧上独尊地位和正统思想的“三大主因”。

——节选自《历史评论》

材料二  内忧外患之下,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必然构成近代文化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发展教育被看成了重要的甚至根本的手段。各时期教育救国的重提并不是简单的机械重复,教育救国论者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子,又徐徐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他们以自己的积极实践推动了旧中国教育的发展,他们所焕发和激起的爱国热情,时至今日仍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吴玉伦《教育救国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三大主因”。

(2)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中的“社会制度转型”准确含义;写出孔子和老子在“复古与怀旧”思潮方面的主要观点。

(3)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史实,举例说明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冲击“中体西用”宗旨的表现。

答案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秦朝因法家而亡的惨痛历史教训说明……须找另一套思想体系取而代之”,“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新改造,可谓大刀阔斧,推陈出新”,“最高统治者汉武帝的采纳推行”等信息,可以归纳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的“三大主因”包括历史原因、学术发展和统治者的选择。(2)含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社会制度转型”的准确含义即从奴隶社会制度向封建社会制度转变。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克己复礼”和“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分别是孔子和老子在“复古与怀旧”思潮方面的主要观点。(3)表现:根据材料二中“内忧外患之下,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必然构成近代文化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等信息,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史实,可以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相关主张,说明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冲击着“中体西用”宗旨。

(1)主因:①吸取秦朝因法家而亡的历史教训②董仲舒对儒学的新改造③汉武帝的采纳推行(2)含义:从奴隶社会制度向封建社会制度转变观点: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或主张“克己复礼”)老子: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3)表现: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制度;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