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 15岁的张强和李伟本是同学,张强个子大,身强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 15岁的张强和李伟本是同学,张强个子大,身强体壮,经常欺负瘦弱的李伟,向李伟索要钱物,李伟不给就会遭到张强的打骂。终于,李伟忍无可忍,于某日晚餐后,以请张强吃东西为由将他约到校外,两人见面后,李伟趁张强不备,用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刀向张强连刺数刀后逃走。结果,张强倒在血泊中,后被路人发现送到医院,却因伤势太重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公安机关迅速将李伟抓获归案。

材料二 中学生小林,家在农村,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爷爷、奶奶年老体弱,难以帮助和管教他。小林渐渐与附近的几名小青年结成吃喝朋友,经常迟到、旷课,无视老师的帮助和教育,后来发展到偷盗财物,被公安机关抓获。

(1)材料一中李伟刺死张强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为什么?

(2)材料二的案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犯罪?

答案解析

(1)犯罪行为。因为李伟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2)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成长中有了小错误、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我们要防微杜渐。(3)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犯罪的认识,题文中李伟刺死张强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理由从犯罪的特征回答,即李伟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回答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关系的认识,结合材料二中李伟从交友不慎、违反学校纪律、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的过程,表明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成长中有了小错误、有不良行为、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因此,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远离违法犯罪的认识,结合材料和所学,从认清犯罪的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