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的劳动互助积极性”。1953年到1955年,农业互助合作社继续稳定发展,这时期建立起来的合作社,80%以上增产增收,15%持平,5%减产减收。
——林志坚《新中国要事述评》
材料三:1958年5月27日《人民日报》标题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寿张北台社亩产10546斤》;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有如下标题:《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
材料四: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谈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请你分析我国当时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答案解析
(1)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3)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4)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史实,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使广大的雇农、贫农和其他农民群众,分得并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就是“几千年以来以来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故依据是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本题考查的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原因,实现农业合作化是避免两极分化的需要。 实现农业合作化是适应工业化,解决当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需要。 实现合作化是帮助贫苦农民,使农民不再贫穷的需要。故答案是: 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3)本题考查的是1958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史实,1958年,我国在农村实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故答案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4)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
相关试题
【单选题】 电缆纸的【】时,其击穿场强相应提
(单选题)当采用连通管观测表面竖向位移时,应
文化安全、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_
(单选题)癌症疼痛的康复治疗有几种方法()
经济学家试图从多方面来改进国民收入或国民财富
2015年10月,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发布
2013年4月21日,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
把道德说成圣人立法,在很大程度上背离道德。正
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采用蒸汽养护时,应优先选用
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而塑造行为的关
风机联锁试验时将6KV开关置于什么位置?
当前,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主要途径是(
患者,男性,45岁,诊断为肺结核,使用乙胺丁
患者,男性,37岁。急刹车致使方向盘挤压上腹
某国外经济学家指责本国政府不仅未能促进经济繁
以下关于第二还款来源分析,表述不正确的是()
鼻咽癌淋巴转移常最先转移至( )
财务杠杆系数是指()的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
信贷制裁不包括()
关于了结需要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