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
题目描述
【题目】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这里指土地),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周策·秦策》
材料三: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改革发生在什么时期?管仲辅佐的国君是谁?这次改革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决裂阡陌”指的是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哪一措施?
(3)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或军人,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汉化”政策?请任举两例。这些政策的实施有什么积极作用?
(5)概括指出这三次改革作用的相同之处。
答案解析
⑴春秋时期(多写战国不给分);齐桓公;使齐国国富兵强,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奠定了基础。⑵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⑶支持。因为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⑷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采用汉族官制;改汉姓等等(答出任两点即可给分)。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⑸相同点:都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本国实力;都为促进了国家统一
(1)根据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由此可知,材料一中的改革发生在春秋时期(多写战国不给分);管仲辅佐的国君是齐桓公;其作用是:使齐国国富兵强,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奠定了基础。(2)根据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决裂阡陌(这里指土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因此,“决裂阡陌”指的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假如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或军人,是支持商鞅变法的。因为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4)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知,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494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还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如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采用汉族官制;改汉姓等等(答出任两点即可给分)。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5)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的相同点:都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强了本国实力;都为促进了国家统一。
相关试题
1505 工作日志法的优点之一是对于高水平和
393.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一般应当赔偿
25.养子女的姓氏可以 *
(单选题)关于DIC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
11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报警阀旁的放水试验
端午节之所以为“粽子节”,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
【标准答案】有关报表文件名称登记叙述不正确的
水星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连成直线,太阳
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冉耕字伯牛。
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
分开S了D合肥&
什么叫水准路线?
ZGB系列渣浆泵轴封的维护有哪些内容?
有一个线圈的电感是0.5H,当通有交流电50
被称为瓷都的北宋城市是:()
某药材,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表面棕
先兆子宫破裂的体征正确的是()
参考文献的作用是什么
在值班期间,秘书可以离开岗位做私人事情。
SR锁存器输入端的小圆圈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