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工业革命开展以来,人类社会日益

题目描述

【题目】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工业革命开展以来,人类社会日益朝着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方向发展。九年级(1)班同学以“城市化”为主题展开探索,请你参加。

(城市化浪潮)

材料一  从世界范围来说,城市化的历史始于工业革命。西方发达国家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就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实现了城乡人口的根本性转变。

(1)根据材料指出出现城市化浪潮的原因。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也注重农业的发展。同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这也是加速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方国家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农村吸收自由劳动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俄国是怎样解决劳动力问题以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要求的。

(城市化问题)

材料三  各国的城市化模式都离不开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安排等特殊背景。过度的城市化不仅不能带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相反会使农业衰败、乡村凋敝,城市出现交通拥堵、卫生状况不良、环境污染、秩序混乱、失业率高和贫富两极分化等现象。

(3)结合材料三谈谈各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逆城市化现象)

材料四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进程出现了城郊化或逆城市化的趋势,在自然景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收入等方面出现了城乡趋同的现象。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发达国家出现的城市化趋势经过了上百年,甚至200多年的时间,城市化水平高达80%以上,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过50%左右。

(4)根据材料四指出“逆城市化”的内涵。结合以上材料指出我国推进城市化的意义。

答案解析

(1)工业革命的推动。(2)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放了劳动力。俄国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解放了劳动力。(3)农业的发展衰退;城市人口压力和环境污染;贫富两极分化等。(4)在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出现的城乡趋同现象。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

(1)根据材料一“从世界范围来说,城市化的历史始于工业革命”,由此可知,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出现城市化浪潮,实现了城乡人口的根本性转变。(2)根据材料二“(19世纪中期)美国、俄国和日本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也注重农业的发展”“西方国家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农村吸收廉价劳动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解放了劳动力;日本是通过明治维新中允许土地自有买卖,允许平民自由选择职业;俄国是通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解放了劳动力,以此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要求的。 (3)根据材料三“使农业衰败、乡村凋敝,城市出现交通拥堵、卫生状况不良、环境污染、秩序混乱、失业率高和贫富两极分化等现象”可知,各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农业的发展衰退,城市人口压力和环境污染,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这是应引起注意的. (4)根据材料四“在自然景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收入等方面出现了城乡趋同的现象”,由此可知,“逆城市化”就是在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出现的城乡趋同现象;我国应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这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更好地推动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