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3:10:12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诗经·大雅·民劳》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篇》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国语·周语》

材料二 德川幕府末期,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要把如此充满利益冲突和思想撕裂的社会重新整合为高度认同的民族国家,并非易事。然而,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乱世葬送了幕府,却迎来 了“王政复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强大的皇权,国民统治又有了从道德规范到制度强制的聚合点和轴心,日本亦变成了对外一致的近代民族国家。

——杨栋梁《皇权与明治维新》

(1)指出材料一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国家认同的特点,并说明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结合日本明治维新,说明材料二中“从道德规范到制度强制”的国家体制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可知,意为施惠于中原百姓,四方福祉方才汇聚而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天下观为主体的特点;根据材料“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可知,强调了天子德政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以天子居中心地位的国家认同特点;根据材料“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可知,体现了融合华夷等级观念;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期家国同构,未形成明确的民族观念。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天子居中心地位的国家认同特点,这与中国在政治方面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有密切关系;材料体现了华夷等级观念,这与当时中原地区拥有的民族文化优越心态直接关系;经济方面受传统经济形态的影响等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分析回答。(2)根据材料“国民统治又有了从道德规范到制度强制的聚合点和轴心,日本亦变成了对外一致的近代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渐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政体,明治二十二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国家统治力和民族向心力增强;经济方面,日本明治维新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崛起为东方强国;崛起后的日本保留大量封建专制残余,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为邻国带来灾难等从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分析回答。

(1)特点:以天下观为主体;天子居中心地位;融合华夷等级观念;家国同构,未形成明确的民族观念。(任答两点即可)成因:宗法集权体制;传统的经济形态;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优越的心态。(2)影响: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近代天皇体制,国家统治力和民族向心力增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独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崛起为东方强国;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保留大量封建专制残余,踏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