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下面是20世纪初《安徽俗语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

题目描述

【题目】下面是20世纪初《安徽俗语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

“一更里,坐兰房,前思后想。思想起,国家事,好不羞惭。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侮。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总说是,国强弱,与我无干。要晓得,国若危,家何能保……”

请回答:

(l)列举史实说明从1840年到1901年中国是如何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举两例反驳“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的观点。

(3)用你熟悉的词语概括“国若危,家何能保”的意思。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国家强弱与自己的关系如何?

 

答案解析

(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太平军痛击洋枪队、义和团抵抗帝同主义侵略等。(3)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破则家亡。(言之有理即可)(4)国富,则民富;国弱,则民穷。国家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国荣我荣,国耻我耻。(言之有理即可)

(l)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虽然遭受了外来侵略,虽然清政府妥协投降,但是,中国的人民也有爱国的精神,例如:太平军痛击洋枪队、义和团抵抗帝同主义侵略,都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史。(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破则家亡。都体现了“国若危,家何能保”的意思。(4)结合所学知识,国富,则民富;国弱,则民穷。国家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国荣我荣,国耻我耻。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时刻以国家命运为己任,肩负历史使命感,努力学习,艰苦奋斗,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