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06:46:23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1790年(美国)拥有8000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5个,其人口不到13万人。182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到1870年城市数目增至66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和5.5%。……到1920年有5020万人居住在2722个城市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9%。

——摘自杨荣《工业革命对美国城市化的妨碍》

(1)依照材料一,概括促进美国城市化迅速进展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如何推动城市化进展的?

材料二  美国城市化的突出特征是大都市郊区化,城市呈网络状向外扩展,人口密度较低。这尽管给人们带来较大的生活空间,但这种“以汽车追房子”的美国城市化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基础设施投入大量増加、公共交通组织成本上升、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费大福增加,工作、生活成本提高等。后来不得不进行城市改造和环境治理,为此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

——《美国城市化模式不是中国城市化的样板》

材料三  (新华网北京7月27日电)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27日说,“7·21”特大自然灾害给我们的教训异常深刻,在灾害面前,我们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应急治理都暴露出许多问题。他说:“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永久铭记那个教训,不断地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规划建设更科学、更符合自然规律,使我们的各项工作更加以人为本,并确保如此的灾难不再重现。”

(2)依照材料二并结合“‘7·21’特大自然灾害”,思考当今中国城市化与美国城市化存在着哪些相似的问题?

(3)“‘7·21’特大自然灾害”和美国城市化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有何启发?

答案解析

(1)因素:根据“182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结合所学得出工业革命的发生与进展。根据“182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到1870年城市数目增至663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得出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兴起推动了原有城市的扩大和新工业城市的兴起;根据所学可知,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转变为工业劳动力,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等都促进城市化的进展。(2)根据“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基础设施投入大量増加、公共交通组织成本上升、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费大福增加”得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城市排水功能差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根据“后来不得不进行城市改造和环境治理,为此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得出城市建设走“利先弊后”的路子,带来无穷隐患。(3)根据“规划建设更科学、更符合自然规律”得出做到规划科学合理;根据“我们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应急治理都暴露出许多问题”得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后来不得不进行城市改造和环境治理,为此付出了相当高的代价”得出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确保城市建设的健康和环保。

(1)因素:工业革命的发生与进展。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的兴起推动了原有城市的扩大和新工业城市的兴起;随着工厂制盛行,农村人口涌向城市转变为工业劳动力,使城市人口与城市数目迅猛增长;交通运输技术的进展大大有利于城市化的进展。(2)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城市排水功能差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城市建设走“利先弊后”的路子,带来无穷隐患。(3)做到规划科学合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确保城市建设的健康和环保。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