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中国的有

题目描述

【题目】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如何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什么,成为近代思想家讨论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实现自强?列举出一例李鸿章等洋务派为实现“自强”而进行的实践探索。

材料二  从1898年6月到9月,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三册

(2)材料二中的“变法”是指哪次变法?当时发布变法法令的清朝皇帝是谁?材料二中涉及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提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进行的那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对当时的中国社会发展有何进步作用(从某一个角度阐述即可)?

材料四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4)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一条晚清政府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具体措施。

答案解析

(1)利用(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光绪帝;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3)提倡民主与科学,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4)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创办新式报刊和文化出版机构等。(答出其中一条即可)

(1)根据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认为中国应该利用(或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实现自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其中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2)根据材料二“从1898年6月到9月,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变法”是指戊戌变法;当时发布变法法令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由材料二“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可知,涉及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措施是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3)第一问,根据材料三“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提出的思想主张是提倡民主与科学,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第二问,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进行的那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