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09:03:07

解析生态环境。

题目描述

【题目】解析生态环境。

材料一:2019年9月颁布的《京津翼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主要目标为京津翼及周边地区秋冬季期间(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5%,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8%。小华认为这一行动方案是及时的。

(1)请从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角度,为小华的观点找出依据。

材料二:小华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展示了如下材料:201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司法保障的意见》出台,就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2018年5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检察长在安徽泾县共同签署《关于建立长三角区城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2019年6月12日,生态环境部公布4个环境违法案件办理典型案例。

(2)用小华展示的材料可以解释哪些观点?

(3)归纳概括材料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

答案解析

(1)题文中小华的观点是说《京津翼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很及时,而本问考查的角度是人与自然,所以可根据所学知识,围绕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入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要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素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等角度作答。(2)回答本问,先找出题文中小华所展示的材料,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做出具体的分析。2017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司法保障的意见》出台;四省(市)检察长在安徽泾县共同签署《关于建立长三角区城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的意见》;2019年6月12日,生态环境部公布4个环境违法案件办理典型案例,这些都体现了法律维护生态文明建设。学生可从法律规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法律保护生态环境;法律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们的生态行为等角度作答。(3)材料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保护环境,所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可从增强人们的生态观念;彰显了法律权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使人们树立法治观念,依法保护环境等角度作答。

(1)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入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要符合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素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2)法律规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法律保护生态环境;法律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们的生态行为。(3)增强人们的生态观念;彰显了法律权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促使人们树立法治观念,依法保护环境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