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本应和睦共处。但近代以来,日本发动了跨度达
题目描述
【题目】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本应和睦共处。但近代以来,日本发动了跨度达几十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阅读下列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的尝试。
——摘自《中国崛起策》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太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1)日本第一次打断中国近代化尝试的“挑衅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日本侵略者对华发动的全面侵略以何年何事件为标志?举例说明材料中“民族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有哪些?
答案解析
(1)中日甲午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1937年;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政治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共产党组织敌后战场,两个战场战略上互相配合。(3)战役:百团大战。精神:团结一致;不畏强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等。(任两点,其它意近亦可)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第一次打断中国近代化尝试的“挑衅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日本侵略者对华发动的全面侵略以1937年7月7日颁发的七七事变为主要标志;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凝聚力在政治上的表现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在军事上的表现是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共产党组织敌后战场,两个战场战略上互相配合。(3)根据材料三中的内容“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可知,“某次战役”指的是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有不畏强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题
4.(多选题)某地政府建设共有产权房,低收入
【简答题】 简述出站道岔限速控制(技能鉴定,
下列( )不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宗教工作的内容。
下列事项中,属于施工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组职责的
(单选题)油脂及其浸涂在纤维材料上,由于()
(单选题)如因设备故障没有完成保险单等的打印
上年中的中央拨款约为多少亿元?()A:657
在2017年9月的德国议会选举中,默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导火线:1517年,罗马
【单选题】 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是【】
“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他放开城邦议事
甲、乙、丙、丁4位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已知,
某市实行人才强省战略,2010年从国内外引进
HDPE膜不允许出现( )。
电影《手机》的导演是:( )
尽管我国风电开发利用的商业化时间较短,但20
>锰铁的用途是用于( )
所谓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据法定
下列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中属于进出货作业效率评价
下面程序从一个二进制文件中读入结构体数据,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