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晓斌是资阳市某学校八年级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可是晓斌却一直不

题目描述

【题目】晓斌是资阳市某学校八年级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可是晓斌却一直不快乐。2014年10月,晓斌父母把他带到了心理咨询室。在心理咨询师面前,晓斌拿出了写好的“我爸妈的八大罪状”:

①爸爸每天见我就问一句话:今天考试了没有?考得怎么样?

②爸妈平时只关心我学习,反对我交友,反对我抽时间帮助同学,爸爸说这是耽误时间。

③爸爸的笑脸常给自己的朋友,却不给家人,对我永远是上司的面孔。

④我和爸爸很少一起上街,在家里根本没有平等沟通过,我一切都得听他的。

⑤我上八年级了,但平时生活上的事情都不懂,连鞋也刷不干净。

⑥我的一些好建议在家里很少得到采纳,爸妈总是认为我还小。我现在办事根本没有主见。

⑦我家离学校很近,放学后我愿意自己回家,可妈妈常担心我在路上玩或被坏人欺负,天天在学校门口接我。我在他们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没主见、不勇敢的孩子。

⑧我从小学三年级起就没有见过妈妈笑过,过了这么多年,她依然是这样,难道妈妈不会笑吗?

晓斌父母看后,十分惊讶:“我们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他身上了,我们反倒错了?”

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觉得晓斌的父母错在哪儿呢?(6分)

(2)要帮助晓斌改善他与父母的关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6分)

 

答案解析

(1)只重视孩子的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劳育、美育;只要求孩子绝对服从,不能平等交流;对孩子只是溺爱,没有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社交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等。(6分、每点2分,合乎题意即可)(2)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6分,符合题意即可给分。)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认识。根据教材知识,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其中父母只关心晓斌的成绩,不重视孩子其他方面的教育,是错误的;不重视孩子的个人观点,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使其缺乏自理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等,是溺爱孩子的表现,对孩子要求太严,没有做到民主平等的交流等。(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父母子女交往的技巧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根据教材知识,从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