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政策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请阅读材料,完

题目描述

【题目】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对外政策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当时(宋朝)的广州、泉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泉州的外商,有不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的阿拉伯人,朝廷允许他们在那里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上)乃命和及其侪(同类的人们)王景弘等,将士卒二万七千余人,多赍(拿东西送人)金币。造大舶,修(长)四十四丈,广(宽)十八者。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自福州五虎扬帆,首达占城(今越南中南部),以次遍历西南洋诸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使之朝贡。有不服者则以兵慑之。

——(清)夏燮《明通鉴》卷十四

材料四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

(1)根据材料一,回答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回答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清朝下令只留下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当时经营对外贸易的特许机构是什么?这一政策导致的恶劣影响是什么?

(5)经济全球化如今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解析

(1)开放(2)朝廷鼓励海外贸易(3)郑和下西洋(4)闭关锁国;广州十三行;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5)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要善于吸收外来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促进国家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出土的唐朝墓葬的文物”、“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2)根据材料二“当时(宋朝)的广州、泉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宋朝对海外贸易持鼓励态度。(3)根据材料三“以次遍历西南洋诸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使之朝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郑和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南海、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根据材料四“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下令只留下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当时经营对外贸易的特许机构是广州十三行。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完全阻挡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的说法是错误的,但它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