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阅读下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

——孙中山遗嘱

材料三  甲午战败之后,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只引进外国的器物,无法挽救民族危机,开始探索制度的变革。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中华民国建立后,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他们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四  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为此,李鸿章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上掀起了什么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口号。

(4)材料四中“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斟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请问这条革命道路具体指的是什么?

(5)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呈现出的特点。

答案解析

(1)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器物);运动:洋务运动。(2)目的:求中国之自由平等;思想:三民主义。(3)运动:新文化运动;口号:民主、科学。(4)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井冈山道路)。(5)特点:由学技术(器物)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1)根据材料一“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为此,李鸿章等人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2)根据材料二“其目的在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的目的是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掀起新文化运动。因此“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上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口号是民主与科学。(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5)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呈现出的特点是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