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它是中世纪中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明证。郑和船队先进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
——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螺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以后被用于军事。
——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船舰性能极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买船炮。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从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定、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国防力量。这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的重大突破”的表现。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郑和能够下西洋的基础,为郑和远航的船队提供了技术保障。第二小问要提取材料关键词“唐宋”、“造船”、“航海”等结合基础知识作答,需回答到海船、战舰、机械动力、指南针等要点。(2)第一小问,由“建造螺轮蒸汽舰”、“性能及其低劣”,说明虽然洋务企业已经可以建造螺轮蒸汽舰,但技术仍旧落后。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外部原因包括西洋顾问自己能力有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近代的背景下,列强出于侵略需要,并不希望中国富强,即可作出答案。(3)第一小问,由材料中“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即可直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5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前我国的重大科技突破为1964年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1)为郑和船队的远洋航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唐朝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宋代航海普遍使用指南针。(2)已能制造欧洲那样的螺轮蒸汽舰,造舰技术仍然落后。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顾问专业水平不高,并谋取私利。(3)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64年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
相关试题
4438【标准答案】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照镜
某地区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山峦连绵起伏,山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开
(多选题)政府采取的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有
(单选题)甲状腺癌主要组织类型除外()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下列各项中,未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是()
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
“种个南瓜像地球,架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扔进太
下列施工单位发生的各项费用支出中,可以计入施
某人现在存款10000元,单利年利率为2.5
影响美国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
20℃时硬铜的电阻率不大于()Ω·m㎡/m、
纸币、铸币属于外汇,而银行存款凭证不属于外汇
某商品的价格为2元/件时,销售量为300件;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岩层占掘进工作面面积的()即称为半煤岩巷道。
市价委托的缺点是()。
下列物权类型中,属于用益权的有()。
在 六顶思考帽法中,( )思考帽代表思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