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儿子杨乃彬8个月时因病失聪。俗话说,十聋九哑。为了让孩子像正

题目描述

【题目】儿子杨乃彬8个月时因病失聪。俗话说,十聋九哑。为了让孩子像正常人一样生活,陶艳波付出了无数的艰辛。陶艳波专门从老家黑龙江到北京去学习唇语,然后一点点地教儿子说话、识字。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了工作全程陪着儿子上学,成为孩子的同桌,帮孩子记笔记。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如今,杨乃彬已是河北工业大学电机专业大四学生,不仅成绩优异,而且非常懂事。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2015年2月,陶艳波获批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面对赞誉,陶艳波说:“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位母亲应该做的事情。”

(1)陶艳波对儿子尽到了什么责任?

(2)母爱创造奇迹。陶艳波16年艰辛陪读把失聪的儿子培养成才。对此,你有何感悟?

(3)杨乃彬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着沉甸甸的母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打算怎样向他学习呢?

 

答案解析

(1)抚养、教育、保护责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保护(2)①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②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③父爱母爱是世界上最至真至纯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不求回报的爱。④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⑤父母为子女付出了很多,我们应回报父母、孝敬父母。(3)①思想上,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②学习上,努力学习,积极上进③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做力所能及的事。

试题分析:(1)从设问看,此问属于“是什么”类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材料中的妈妈对儿子尽到了什么责任,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较小。认真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妈妈不仅抚养保护了儿子,还帮助孩子学习,因此妈妈尽到了抚养、教育、保护的责任,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保护。(2)从设问看,此问属于“是什么”类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从材料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值一般。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6分,要求学生从三个角度组织答案。妈妈历经艰辛,用十几年的时间培养孩子成才,说明了家庭、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因此作为子女我们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可以从:①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性格、道德品质、理想情操的形成,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②父母对子女的爱: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爱母爱是世界上最至真至纯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爱、永恒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③子女应该怎么做:父母为子女付出了很多,我们应回报父母、孝敬父母。等方面组织答案。(3)从设问看,此问属于做法类问题, 要求学生回答怎样孝敬父母,旨在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从分值设置看,此问设6分,要求学生从三个角度组织答案。解答此问时可以从思想意识和实际行动等方面入手,如:①思想上,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②学习上,努力学习,积极上进③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做力所能及的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