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之力。巴马一中258班在七年级在新课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之力。巴马一中258班在七年级在新课改历史学习中,开展主题为“商鞅变法”的分组探究学习活动。2018届七年级的同学们,请你参与下列各组活动。

材料  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

(1)依据上述材料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

(3)请阅读下面图片的对话材料,黄勇和李梅同学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产生了分歧。关于对商鞅变法评价,你认为他们中谁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什么?

答案解析

(1)支持。因为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注:学生持不同看法,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措施: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黄勇。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1)根据材料中“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可以看出奖励生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促使秦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会支持商鞅变法。(2)根据材料中“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可以看出秦国推行县制,把乡、邑、聚合并成县,县的长官称为县令,由国君任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3)依据所学可知,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黄勇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是正确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