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土地是民生的基础,土地关系的变化影响着社会发展的面貌。阅读材

题目描述

【题目】土地是民生的基础,土地关系的变化影响着社会发展的面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改革主要针对的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主与其附庸之间的关系,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赐地的人服兵役。

(1)材料一中的改革最早发生在中世纪欧洲哪个国家?11世纪时,西欧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了什么制度?大封建主在自己领地内建庄园,庄园是什么性质?

材料二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田令》

(2)上述法令出自日本哪次改革?领导者是谁?这次改革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3)租地农场高潮出现在

A.9世纪  B.12世纪  C.14世纪  D.17世纪

(4)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答案解析

(1)法兰克王国;封建制度;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2)日本;孝德天皇;日本由一个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3)C(4)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土地逐渐集中;农副产品推向市场。

(1)根据材料一“这次改革主要针对的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主与其附庸之间的关系,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赐地的人服兵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法兰克王国的查理•马特推行的土地改革。8世纪前期的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了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以土地为纽带的封建主与附庸之间的关系,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通过这次改革,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是欧洲封建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石。大封建主在自己领地内建立庄园,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2)根据材料二“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大化改新,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上台执政,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是孝德天皇。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3、14 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租地农场具有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土地逐渐集中;农副产品推向市场的特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