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个统一的朝代。汉族、

题目描述

【题目】汉朝(包括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个统一的朝代。汉族、汉语、汉字、汉服、汉学历史兴趣小组以“强盛的汉朝”为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盛世局面)

材料一:汉高祖及其后的统治者,采取措施,稳定统治秩序,注重发展农止生产。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氏”,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

(1)材料一中的“盛世”指的是什么?该“盛世”的出现与汉高祖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东汉初期又出现了哪一盛世局面?

(鼎盛时期)

材料二: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通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的统治者是谁?列举他在思想和经济方面的措施各一项。

(对外交往)

材料三:

(3)材料三的交通路线的开通者是谁?它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科技文化)

材料四:他利用供职之便,常到乡间作坊察看,见蚕妇缫丝漂絮后,竹篮上尚留下一层短毛丝絮,揭下似缣帛,可以用来书写,从而得到启发,使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漫、捣、抄等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终于造出植物纤维纸。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东汉时造纸术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反思总结)

(5)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认为汉朝强盛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文景之治;休养生息;“光武中兴”。(2)汉武帝;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盐铁专卖,统一铸币。(3)张骞;意义: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4)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造纸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质量提高;对世界影响:促进了文化的积累和交流,促进了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5)文景之治的出现;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张骞开辟“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汉朝时科技文化发达。

(1)依据材料一“文景时期”可知,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景象称之为文景之治;该“盛世”的出现与汉高祖推行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关;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汉初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西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继续施行汉初的治国政策: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废除酷刑,勒俭治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库充盈,国力增强的局面,史称文景之治。西汉灭亡后,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2)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在位期间,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经济上盐铁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3)依据材料三图片信息可知,材料三的交通路线是丝绸之路,开通者是张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4)依据材料四“……收集树皮、废麻、破布、旧鱼网等原料,在宫廷作坊施以锉、煮、漫、捣、抄等法,试用植物纤维造纸,终于造出植物纤维纸”及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造纸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东汉时,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他制造出来的纸的优点是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这种纸的使用日益普遍,逐渐取代简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也便利了典籍的流传。世界各国的造纸术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造纸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5)通过以上探究活动,我们认为汉朝强盛的原因有:文景之治的出现;汉武帝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汉朝时科技文化发达。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