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顾维钧(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的滔滔雄辩,在巴黎和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得了的?五强控制的和会最终决定由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享有的权益……
材料二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三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
——《环球时报》
(1)材料一中为什么顾维钧的“滔滔雄辩”依然改变不了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命运”?
(2)结合材料二指出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3)结合材料二、三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
(5)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根据所学,可从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民族不独立,没有外交地位分析回答。(2)根据“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得出外交孤立政策。(3)转变:“小球转动大球”指中美关系改善,结合材料二、三,得出美国对华态度由仇视到友善。原因:结合所学,可从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等角度分析回答。(4)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出现与中国的建交热。(5)综合材料和所学,可从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实力的变化,国内形势的变化等角度分析总结。
(1)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民族不独立,没有外交地位。(2)外交孤立政策(3)转变:由仇视到友善。原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国际地位提高。(4)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的建交热。(5)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实力的变化;国内形势的变化。
相关试题
7290 一棵二叉树的中序遍历结果是ABCD
[单选] 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的____
6.用内装10 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采
(单选题)以下唯一正确的选项是:()
(判断题)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材料2:1920年李
互联网对国家和社会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同时负面
下列教育论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而成
固定利率在整个借贷合同期内,利率不因市场资金
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南方遭遇了50年一遇
循环水厂开工过程中在水冲洗阶段,应投用旁滤池
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会,并由()
在明视觉时,人眼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是(
医疗保险金的筹集( ) 是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带电爆炸压接作业中,引爆方式可采用(
相声“五官争功”,讲的是眼、鼻和耳只顾摆自己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必须在社会上大
根据相对论原则,对处在不同参考系的观察者,事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