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土的测绘、领海的划分事关国家利益。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领土的测绘、领海的划分事关国家利益。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7世纪及18世纪中叶,西方国家掀起划定边界、并向近代化国家迈进的热潮。地图则作为一种证明国家领土范围的工具开始备受重视,这一时期的英、法、俄、西班牙等国都在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下绘制了自己的地图。……远在东方的清王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已运用西方耶稣会士传入的近代制图学新方法绘制帝国地图,乃已告竣,并把测绘地图与版图的确定紧密联系在一起。
——牛汝辰《地图测绘与中国疆域变迁》
材料二利玛窦将经纬度制图法传入中国以后,未立即改变传统的画方之法绘制地图。康熙帝发现原有的地图时常出现模糊不清、测绘有误的情况,感到“疆域错纷”的问题需要解决,决定进行全国范围的实地测量,以绘制新的全国地图。这次使用西方经纬度制图法,参加人员中有杜德美等11名传教士,1717年(康熙五十六年),完成了全国性测绘,当时西藏处于战乱之中,只测量了从拉萨到恒河发源处一段距离。最后由杜德美等主持在1718年绘制成了《皇舆全览图》。康熙六十年对西藏及蒙古极西地方绘制较详。
——李喜所《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1930年海牙会议,英美等海洋强国坚持3海里的原则,以便于他们的军舰和商船在海上自由游弋;大多数国家主张有较宽的领海。1960年第二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长海里的领海宽度,保护近海资源、本国安全。苏联因为冷战的目的希望与发展中国家采取共同立场,建议各国有权建立12海里的领海。美英等国认为,领海宽度的扩大将破坏海洋自由原则。1973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会议召开,经过发展中国家的争取,美英等海洋大国不得不接受12海里的领海宽度。
——刘中民《领海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国际关系分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及18世纪中叶西方国家掀起测绘地图热潮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时期我国地图测绘技术、成果的新发展,并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全国性地图测绘得以完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政治角度看,美英等海洋强国在领海宽度问题上长期坚持已见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从17世纪及18世纪中叶,西方国家掀起划定边界、并向近代化国家迈进的热潮。联系所学知识,从民族国家的形成、测绘技术的进步等方面分析西方国家掀起测绘地图热潮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的关键信息概述康熙时期我国地图测绘技术、成果的新发展:“使用西方经纬度制图法”、“完成了全国性测绘”、“对西藏及蒙古极西地方绘制较详”。康熙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中央集权强化、统治者的重视、西学东渐等因素使得全国性地图测绘得以完成。(3)分析材料三可知,美英等海洋强国在领海宽度问题上长期坚持3海里的原则,目的是“便于他们的军舰和商船在海上自由游弋”。1973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会议召开,经过发展中国家的争取,美英等海洋大国不得不接受12海里的领海宽度,结合当时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分析发展中国家在领海宽度问题上取得胜利的原因。
(1)①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②地图测绘技术(制图学新方法、经纬度制图法)的发展。(2)新发展:近代测绘制图技术应用;完成了全国地图测绘,并走在世界前列;实现了西藏、蒙古以西地区的详细测绘;原因:清朝重视用地图来表明疆域范围;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央集权统治的强化;西方近代文化的传入(西学东渐)。(3)目的:行使海上霸权;原因:广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崛起;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获得了苏联的支持。
相关试题
(判断题)征信教育是征信职业开展的需求,是信
袋狮是中新世有名的掠食者。()
(单选题)公元3世纪,为了反抗教会的世俗化,
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
(单选题)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价值评估的市场化
(判断题)“核心—边缘理论”是由J弗里德曼提
(单选题)患者,男,38岁,自觉脘腹痞塞不通
78. 双片式离合器大多使用在一些()汽车上
【判断题】 非故意违法行为不属于不安全行为。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
下列耐火材料中,属于碱性耐火材料的有 (
221.镶齿钻头能适应而铣齿钻头不适应于(
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线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
芡对菜肴有重要作用,在烹调中,成芡大体上有(
一个户,一次只能处理一种业务,如果有在途业务
下列选项中,属于建设工程目标控制经济措施的是
下列位于我国第三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2013)设A和B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且
2002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股东权利是一种综合权利,股东依法享有的权利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