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35:12

关于人性与道德的论述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题目描述

【题目】关于人性与道德的论述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皆有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董仲舒从天人相副说出发,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圣人之性”者与“斗筲之性”者,一为天生的善,一为天生的恶,无可改变,惟“中民之性”者可经教化而为善。    

——张世英《儒家与道德——在基本人权平等前提下容许差等之爱》

材料三  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仇者。圣人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之同然 。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概括孟子关于人性论和道德观的基本观点。

(2)依据材料二,董仲舒对人性论看法与孟子有何差别?董仲舒这一思想的理论依据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王阳明“克其私、去其蔽”的途径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传统儒学对于当今社会的借鉴价值。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性善论及四心说进行概括。(2)一问根据材料二“提出了“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惟“中民之性”者可经教化而为善”进行分析;二问结合所学从天人关系及加强君主权威进行分析阐述。(3)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通过自我修养心性以达圣人境界。(4)结合所学从道德境界的培养及道德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行阐述。

(1)孟子宣扬性善论,认为人皆有四心;提出仁、义、礼、智的道德观。(2)提出“性三品说”,将人性分为三等;认为只有“中民之性”可教化为善。理论依据是“天人合一”学说。根本目的在于树立君主的绝对权威。(3)途径包括“致良知”和“知行合一”。(4)道德境界是人生的重要追求;道德建设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保证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