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书写材料的进步也推动着文明的发展。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书写材料的进步也推动着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仓颉造字的传说。仓颉有四只眼睛,放出灵光,他抬头探看星辰,低头考察龟背的花纹、山川的起伏,根据自然现象便发明创造了文字。

——摘编自袁珂《中国神话传说》

材料二 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陶寺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前)出土了一件陶扁壶,正面有一“文”

字。此字与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文”字在形体和结构上都十分相似。后来又出土了一件陶扁壶残片。

(见下图)这些陶器上的“文字”(刻画符号)与后来成熟的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摘编自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1)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和中国古代文字起源相关,你认为哪一则材料更可信?你的理由是什么?

(中国古代文字的成熟)

材料三下图文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殷墟,这种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总共有4500个左右,这种文字使用了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形声最为进步,今天的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

——摘编自刘炜《中华文明传真》

(2)依据材料三,推测这一文物属于哪一朝代?为什么说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材料四下图文物上的文字大意为:一名叫壳的卜官(掌管占卜的官员)问:有没有灾祸?唉!有灾祸有(噩)梦。五日后,王在祭祖先时,在庭院摔了一跤。

——摘编自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3)依据材料四,说说这件文物在当时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材料二更可信;原始人类都生活在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因此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考古挖掘,材料二属于考古发现。(2)商代;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所以说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3)祭祀、占卜。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我认为材料二更可信;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原始人类都生活在远古时期,没有文字记载,因此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重要的途径是考古挖掘,材料二属于考古发现。(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河南省安阳殷墟”可知,这一文物属于商代;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总共有4500个左右,这种文字使用了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象形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形声最为进步,今天的汉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可知,甲骨文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所以说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3)依据材料信息“一名叫壳的卜官(掌管占卜的官员)问:有没有灾祸?唉!有灾祸有(噩)梦。五日后,王在祭祖先时,在庭院摔了一跤”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甲骨文在当时主要的用途是祭祀、占卜。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