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
题目描述
【题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对“止于至善”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有“至善”的追求
②“止于至善”是品德高尚的人追求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追求的
③这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④这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解析
A
本题考查对止于至善正确理解。依据教材知识,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①③④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每个人都要有至善追求。故选A。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相关试题
(单选题)水炮按操纵形式可分为()两种。
(单选题)按风险的性质分类,风险可分为()
在特别潮湿场所的移动照明,应采用24V安全电
在施工现场质量的实测检查中,对于墙面平整度的
营造良好班风的情感基础是
下列人物和成就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牛顿
每年春季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会议,全体代表听取
诗篇最长的是哪一篇,一共多少节?
γ射线最高灵敏度为()%。
设计中应注意混凝土环形杆杆头板()的位置不得
在潮汐河口设计挖槽时,应进行潮流、波浪和泥砂
煤的δ±0.1含量为30%时,其可选性为()
请简述中国移动八项服务承诺。
有关刺激与反应以下哪一项最正确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为什么说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
燃烧类型有哪些?
下列与反气旋有关的是:①贵阳“天无三日晴”②
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时,其电磁转矩是由()与转
关于泛型,以下哪个叙述为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