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课内文言文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课内文言文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孙权劝学》选自北宋(          )编纂的编年体通史《          》,其目的是“观古今之通变,明治乱之得失”。

【2】【2】解释下列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     卿:                 当涂:

及鲁肃过寻阳     及:                 过:

【3】【3】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⑵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4】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5】【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解析

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文学常识是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的知识,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年代、国籍、作品、思想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诵背。本文选自北宋司马光编纂的的《资治通鉴》。【2【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及”意思是“到了……的时候”。【3【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更”是“重新”的意思,“但”是“只”的意思,“见”是“了解”的意思。【4【4本题考查学生有关成语的识记。理解文章的内容,涉及的成语有“吴下阿蒙”“士别三日”等,列举出成语后再解释成语的意思即可。例如“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现在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5【5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这篇文章虽短,但是告诉我们的道理却很多。如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告诉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说明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