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课内文言文阅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孙权劝学》选自北宋( )编纂的编年体通史《 》,其目的是“观古今之通变,明治乱之得失”。
【2】【2】解释下列字词。
卿今当涂掌事 卿: 当涂:
及鲁肃过寻阳 及: 过:
【3】【3】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⑵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4】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
这一成语的意思是:
【5】【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案解析
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文学常识是读一篇文章首先要了解的知识,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年代、国籍、作品、思想等,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诵背。本文选自北宋司马光编纂的的《资治通鉴》。【2【2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及”意思是“到了……的时候”。【3【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更”是“重新”的意思,“但”是“只”的意思,“见”是“了解”的意思。【4【4本题考查学生有关成语的识记。理解文章的内容,涉及的成语有“吴下阿蒙”“士别三日”等,列举出成语后再解释成语的意思即可。例如“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现在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5【5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这篇文章虽短,但是告诉我们的道理却很多。如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告诉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说明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相关试题
从文化本身来看,经济利益和道德标准代表着两个
【单选题】 判断某国债回购行为是不是期限回购
[多选] 认知者自身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主要表现
①商场店铺起火②店铺挽回损失③消防人员及时救
9. 关于法律与自由,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的统一?
()人民政府2018年3月刚刚印发《关于进一
2020年的春节最难忘的记忆符号是口罩。从湖
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14世纪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各位同学
小雨和同学学习关于宪法这一课后,希望通过其他
暑假期间李丽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告诉她应
“而立之年”指的是( )岁。A20B30C
关于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共产党员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
上海菜,受东西南北15个帮口和西餐洋食的影响
发电机自动启动并达到额定转速并发电的时间不应
患者女性,76岁,因患有严重的口腔疾病不能进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压桩过程中,桩尖进入较硬土层
下列属于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