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鸦片战争则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习近平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材料二  在距“1894年中日事件”120年后的2014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精神支柱,其中供奉着近代以来历次战争中战死的日军亡灵,包括二战时对中国和周边国家犯下滔天罪行的战犯。

——新华网

材料三  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编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材料四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摘自北师大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历史》

(1)鸦片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1894年中日事件”指什么?用一句话概括“1894年中日事件”对中国造成的重大影响。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甲午中日战争双方胜与败的原因分别是什

(5)材料四的内容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的内容?

(6)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作为一名爱国者,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以史为鉴,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答案解析

(1)《南京条约》(2)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代史的开端。(3)事件:甲午中日战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日本:实行改革,求新图强。(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6)本质:腐朽没落,极端狭隘自私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不受他国侵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的原因是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代史的开端。(3)依据材料二“1894年中日事件”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中日事件”指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中日事件”对中国造成的重大影响是: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4)依据材料三“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的信息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双方胜与败的原因分别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日本:实行改革,求新图强。(5)依据材料四“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的内容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6)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作为一名爱国者,我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腐朽没落,极端狭隘自私的封建地主阶级政权;教训是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维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不受他国侵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