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各国发展经济

题目描述

【题目】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各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各种曲折和困难,如何面对困难、摆脱困境,历史上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许多不足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俄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彼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二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堆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 “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1)根据材料一回答苏联经济得到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重大突破“体现有哪些?

(2)苏联为了实现工业化采取了什么措施?

(3)罗斯福采取的行动是什么?其成功经验是什么?

(4)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你最深的感情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任答两点)(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施两个五年计划)(3)推行新政(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国家干预经济) (4)勇于改革创新;根据国情的变化制定相应政策等等。(言之有理,一点即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为代表的广大老百姓极其不满。后列宁同志经过充分考虑,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完全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并且允许外资企业管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这些措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苏联经济恢复以后,斯大林提出实现工业化的设想。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年——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从落后的农业国成为先进的工业园;并于1936年颁布宪法,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中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指罗斯福新政。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史称“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缓解了大萧条带来的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4)本题是开放型试题,围绕改革就可:例如,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改革措施要符合国情和当时形势等。个成78思想和校方一位沙皇。狄德罗等西欧启蒙思想家保持通信联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