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1 18:02:50

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阅读不同时代的变革,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阅读不同时代的变革,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商鞅变法是秦发展中的大事。若将商鞅变法这一历史事件补充到表格中,应位于序号()之后,说明理由。

材料二  然而,在那个时候,不愿意变的人更多。所以,一方面是沉重的压力:变局迫 来,過使认识深化;认识的深化叉推动改革越出旧界。另一方面是沉重的阻力:新旧短递的 每一步,都会遇到被利益和道德召唤来的愤怒的卫道者。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和谭嗣同是如何应对“沉重 的阻力”的。

材料三  经晚清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推动和发展,到洋务运 动后期已基本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救国思想,开展了教育救国实践的初步尝试,诸如对传统教 育进行改革,创办了以同文馆为代表的近代第一批新式学堂……在今天看来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它“代表着向上的、前进的趋势”,故“能不胫而走,迅速发展,广泛传播”……从维新运 动到随后的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直到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 运动,教育救国思潮进入勃兴与高潮阶段。

——吴春苗《近代以来教育救国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其现实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救国思潮兴起的原因。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商鞅变法的时间可知应该是序号(3)之后。理由: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商鞅变法的时间以及商鞅変法对于秦国的国力影响回答。(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等,用孔教的名义提岀变法要求以及谭嗣同对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大胆地批判等回答。(3)原因:依据材料三“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和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推动和发展”的信息可知近代民族危机引发教育改革;依据材料三“教育救国思潮进入勃兴与高潮阶段”可知是先进知识分子不懈探索教育救国道路;结合中国近代化从近代化对人才的需求以及西学东渐的影响等回答其他答案。

(1)序号(3)之后。理由: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孝公时期;商鞅変法增强了秦国的国力,兼并六国逐渐戒为藉国的战略目标。(2)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等,用孔教的名义提岀变法要求,以减少变法的阻力.谭嗣同对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大胆地批判.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与封建束博彻底决裂。(3)原因:①近代民族危机引发教育改革;②西学东渐的影响;③先进知识分子不懈探索教育救国道路:④中国社会工业化(近代化)对人才的需求。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