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4:17:58

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此发

题目描述

【题目】鸦片战争使中国面临“千古未有的变局”,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此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间剪纸

材料二1864年有人记载上海港附近松江、太仓手工纺织业的情况说:“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摘自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1872~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表

年代

商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资本所

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资本所

占比重

1872~1894年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1895~1913年

463

90801

41%

136

103153

46%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动。根据材料二、三加以说明。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给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与理解图表的能力。材料已给出了两幅图片,第一幅描述的是男子在田间耕地,用的是铁犁牛耕;第二幅图片是女子在纺织,是典型的家庭手工业。因此中国古代农业特点就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2)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给出了中国近代手工业发展情况以及工业的总体情况。我们通过比较发现,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受到了外来经济的严重侵袭,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是仍然占据社会主体。新兴的工业以及部门在中国开始出现。(3)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意识会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经济作为社会存在的形式会收到社会意识的改变。经济结构的变动对于整个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十分重要。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无产阶级的壮大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1)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说明:传统手工业棉纺织业受到冲击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办企业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中国发展或外国资本主义入侵。(3)影响: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