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回顾历史,中国历代农民战争和农民起义都以“均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回顾历史,中国历代农民战争和农民起义都以“均平”为口号。如北宋初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口号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直至清朝末年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口号仍是“薄赋税、均贫富”。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确定下来。
材料二: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平等观念,是照亮现代文明的一道亮光。然而,追求平等是件知易行难的事。例如:住房不公;收入分配不公;人与人竞争的机会不公;贫富阶层之间岐视引发的不公等等。一位刚在城里买房的朋友说,由于当地初中给新生入学设置了“杠杠”,女儿上学可是犯了难;一位正在收衣衫褴楼,满手黑泥,许多行人经过老人身边时,纷纷掩鼻捂口,投去嫌弃的目光……
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法律意义上,平等具有哪两层含义?
(2)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这一规定的意义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答案解析
(1)一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二是不同情况差别对待。(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3)①反对特权;②平等对待他人的法权利;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1)本题考查学生对平等含义的了解。材料一中通过回顾历史,了解到人类对平等的追求贯穿人类的发展史。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从宪法和法律层面对平等加以规定,体现出同等情况同等对待;通过对材料二的了解,我们社会生活中还有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一些弱势群体,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体弱病残的生活、出行等,作为和谐的社会应该及时给予相应的最基本的生存生活优先权和特殊照顾,体现出不同情况差别对待。(2)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的意义的理解。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各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规定体现出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同时,在现在社会,人有贫富之分,知识有多寡之别,但绝无人格高低之分,平等权是现代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因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3)本题考查学生如何践行平等。材料中“当地初中给新生入学设置了‘杠杠’”,导致当地学生享有招生制度之外的权利,成为当地学生的受教育特权,当地初中逃避受教育的责任,应通过摒弃这种不合理制度,给予其他学生一个受教育的机会;“住房不公;收入分配不公;人与人竞争的机会不公”等等,我们没有依照法律来平等对所有成员,有法不行,导致不公;“贫富阶层之间岐视”损害了公民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针对如此种种,作为社会主义法治公民应反对特权,平等对待他人的法权利,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相关试题
2【习题】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改变富农策略
Cheese is always serve
(单选题)与宏观经济学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对于邀请招标叙述不正确
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的是()
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
仔细阅读下边漫画《微商》,回答下列各题。(1
把下面的错误改正过来。(1)贞观初年,玄奘从
下列各项中,应当征收房产税的有( ) 。
金融信托业务关系是一种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
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
1996年10月2913,某市某施工单位在路
小芳骑自行车回家,在一个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
光纤的传输特性中包括()特性。
在工业区,人们总是喜欢种植美人蕉、月季、丁香
货物列车每百吨重量的闸瓦压力不得小于240k
血涂片计数100个白细胞可见20个有核红细胞
数控机床机床锁定开关的作用是( )
边沁的功利主义认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取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