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3:28:54

礼节体现了时代变迁,礼节也反映出国际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礼节体现了时代变迁,礼节也反映出国际风云变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坐到跪)

材料一:如图: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怎样的演变趋势?

(跪与不跪)

材料二: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上的一个死结,西方外交要求平等,天朝体制讲究藩属,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

乾隆时代(1793年)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咸丰时代(1860年)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同治时代(1873年)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终于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1873年被称为大清朝“礼崩乐坏”元年。

(2)材料二所述的“跪”与“不跪”体现了中外在思想上有何差异?

(废除跪拜)

材料三: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主要有: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禁止赌博;这些政策在当时虽然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什么性质的政权?依据材料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的这些措施有什么意义?

(握与不握)

材料四:如图:

 

 

(4)材料四中卿杜勒杜勒下令与美国推行哪一政策有关?1972年的“中美握手”有什么标志意义?中美两国由“不准握手”到“握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握手合作)

材料五:如图:

 

 

(5)图反映出我国新时期外交有何特点?

 

答案解析

(1)从材料一中图1“(汉)坐面论道”、图2“(宋)站议时政”、图3“(清)跪受笔录”可以看出,君臣礼仪由坐到站再到跪,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是君权逐渐加强。(2)根据材料“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上的一个死结,西方外交要求平等,天朝体制讲究藩属,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所述的“跪”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森严的等级观念,君主专制,皇权威严。“不跪”体现了外国的平等、民主观念。(3)根据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主要有:政治方面,………;经济方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剪除男子发辫,劝禁女子缠足,严禁鸦片,禁止赌博;这些政策在当时虽然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政权。依据材料可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的这些措施政策在当时虽然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4)据材料“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代表握手……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所说杜勒斯的失礼,与当时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有关;而尼克松和周恩来双方握手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签署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两国20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两国由“不准握手”到“握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奉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对新中国进行外交孤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等。(5)根据“BRICS”可知,左侧图片是中国参与金砖国家会谈;左下图片是习近平主席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外交活动,不断推进区域合作。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是君权逐渐加强。(2)“跪”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森严的等级观念,君主专制,皇权威严。“不跪”体现了外国的平等、民主观念。(3)资产阶级政权;这些措施政策在当时虽然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4)冷战政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主要原因: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等。(5)我国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开展双边、多边外交活动,不断推进区域合作。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