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之君道》
材料二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太宗雄才大略,固不囿于琐微……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摘自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材料三 关于唐朝社会的繁荣,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唐朝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手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②唐朝读书识字的人数不断增长,文学艺术都有相当高度的发展,令文学史家羡称。
——据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2)根据材料二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以唐太宗对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太宗雄才大略,固不囿于琐微”。
(3)阅读材料三并联系材料二,你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唐朝陶瓷业的主要成就予以说明。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分析唐朝文学艺术高度繁荣的原因。(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答案解析
(1)思想:根据材料一“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可知唐太宗治国思想是以民为本思想。实践:根据所学回答出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的表现即可。可以从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慎用刑法等方面分析即可。(2)观点:根据材料一“李唐起自西陛,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蕾。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儿乎为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太宗雄才大略,固不固于琐微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可知作者的主要观点是唐朝开明开放,兼收并蓄;唐朝长安是国际大都会;唐朝深受域外文化影响。史实:结合所学以唐太宗对外文化交流的相关史实即外来宗教,提出“示存异方之教”;召见天竺职经回来的高僧玄奘;召见来唐游学的朝鲜、日本僧人。可知“太宗雄才大略,固不囿于琐微”。(3)这一小问属于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做到论从史出即可。主要先答出自己的观点,确定哪个再说明理由。如选握①,就文学艺术发展情况进行归纳,主要结合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展开论述,如唐三彩风行一时;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初步形成;出现了一定的数量名窑;长沙铜官首创釉下彩绘技术。如选择②,王要结合唐朝的政治、经济、对外交往进行分析,归纳原因如下: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中外文化的交流;科举制的进一步完善;文学艺木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1)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2)观点:唐朝开明开放,兼收并蓄;唐朝长安是国际大都会;唐朝深受域外文化影响。史实:对外来宗教,提出“示存异方之教”;召见天竺取经回来的高僧玄奘;召见来唐游学的朝鲜、日本僧人。(3)选择①:唐三彩风行一时;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南青北白的瓷器格局初步形成;出现了一定的数量名窑;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选择②: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中外文化的交流;科举制的进一步完善;文学艺术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相关试题
4652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将自产的货物无偿赠
9320 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属于A.抗酸药B
80.女性,40岁,患糖尿病1年,身高156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的燃料颗粒度一般在()
“苦中作乐”是中国人的一种幸福哲学。正是这种
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这
下图《同富不同路》给我们的经济信息是
【判断题】 使用电工刀时,应将刀口朝外剖削。
【单选题】 与心身疾病发病相关的心理学因素不
【单选题】 最常见的引起龋齿的病菌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
黑非洲农牧业生产长期落后的历史根源是
哪两个人因献凡火而被上帝降火烧死?
劳动合同的乙方是指()
下列哪项是国际疾病分类的轴心().
哪一条不符合烧伤早期创面治疗目的()。
水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哪些离子的含量?(
(2016春•长春校级期末)世界上最寒冷的地
混凝土施工缝留设的原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