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6:00:44

材料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材料二: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以上两则材料是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到的内容。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内容是什么?

(3)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发扬中国精神。请问:中国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4)我校举行“中国梦.少年梦”主题教育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些活动形式。

(5)作为青少年学生的你,准备为实现“中国梦”做些什么?

 

答案解析

(1)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文化的影响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据所学知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特点。(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概括为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又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3)依据教材知识,中国精神既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包括以改革创新为和新的时代精神。这一伟大的中国精神是我们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我们战胜困难的精神法宝。(4)在学校举行“中国梦.少年梦”的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可以采用主题班会、板报设计、演讲比赛、征文大赛、辩论会等形式。回答这一问时,我们可以根据我们在学校生活中体验过的具体形式组织答案。(5)中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能够做的,应该主要有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勤于实践,不断创新,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等。学生的回答只要符合题意就可以。本问的答案很宽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竞赛等(5)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至少两点。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