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因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
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材料二: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清政府的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民众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清政府外交理念的变化和原因、民众地位发生变化的表现和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材料中的“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来看,清政府的外交理念所发生的变化表现在由“天朝上国”到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其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如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和洋务运动的影响来说明。(2)从材料中的“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来看,民众地位所发生的变化是由“臣民”到“国民”。这一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来说明。
(1)变化:由“天朝上国”到平等对外交往的理念。原因: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或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的反思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西学东渐”。(2)变化:由“臣民”到“国民”原因:戊戌变法传播了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确立了共和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宣传民主与科学,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
相关试题
[单选] 1994年,国务院决定通过合并城市
(单选题)关于音频信息及其处理,下列说法不正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人送礼的绘画作品的是()
(单选题)可以免除或部分免除健康时的社会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全国人民沿着( )道
经过改革开放,成为现代化的新兴城市,被誉为“
76.提单的作用有:() *
在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中,首次进入议会的
5W1H法从六个角度对创新对象进行提问,通过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但是如何从地球飞到
某企业生产A产品,其本期计划销售量为50 0
家庭系统模型认为:亲子冲突的来源,是家庭成员
在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中,法律规范规定的适用该
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值被称为( )
关于社会政策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
层钢结构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允许偏差为H/1
对流免疫电泳中抗原和抗体带的电荷分别是(
环境绿化中绿地建造、日常保养、用户爱护之间的
系统集成检测应检查系统的接口、( )和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