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7:40:39

开拓交通,加强交往,使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

题目描述

【题目】开拓交通,加强交往,使不同特色的经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新全球史》

(1)丝绸之路形成于哪一王朝时期?据材料一分析它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隋朝大运河图

(2)据材料二指出隋朝大运河中心是在哪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因为,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陈凤英《习近平“一带一路”构想战略意义深远》

(4)据材料四,指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如何弘扬丝绸之路精神?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在西汉时期形成的;第二小问,丝绸之路的开辟打通了中西方的交通要道;促进了中西方的友好关系;推动了中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发展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开通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至余杭。第二小问,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内容“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可知,宋元时期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科技迅速发展,造船工艺大为进步;政府实行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等等,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4)根据材料四的内容“它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可以归纳出今天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应该与沿线各国平等互利、包容互信,加强团结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发展,共同构筑“中国梦”与“世界梦”。言之有理即可。

(1)西汉;打通了中西方的交通要道;促进了中西方的友好关系;推动了中西方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与发展。(2)中心:洛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3)变化: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原因:宋元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展,造船工艺进步;政府实行积极的航海贸易政策;北方民族政权并立,战事纷争。(4)与沿线各国平等互利、包容互信,加强团结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经济繁荣和贸易发展,共同构筑“中国梦”与“世界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