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世界格局以国家实力为依托经历多次演变。阅读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纵观历史,世界格局以国家实力为依托经历多次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流域的夏商周,是文明初曙时期的区域性大国。
材料二 工业革命后,随着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一些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由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发生在欧洲,欧洲国家的生产力率先突飞猛进,因此最初的全球性大国全都是来自欧洲。
材料三 一战后,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三次演变(阅读下列表格)
时 间
国际关系格局
形成标志
维护工具
一战后
A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国际联盟
二战后
两极格局
B
联合国
冷战后
C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联合国
(1)据材料一,再另举一个古代亚洲的区域性的大国,并介绍它典型的文明成果。
(2)依据材料二,哪些因素决定了“全球性大国全都是来自欧洲”?走在欧洲最前列的国家又是何国?
(3)在材料三表格中A、B、C三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4)21世纪,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性大国”,但仍然秉持当今世界的什么主题?
答案解析
(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2)科学革命、工业革命 ;英国 (3)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华约的成立;C:多极化趋势加强。(4)和平与发展
(1)据材料“在古代世界上只有区域性大国,而没有全球性大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流域的夏商周,是文明初曙时期的区域性大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古埃及、古印度、中国,还有一个文明古国是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后来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2)据材料“由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发生在欧洲,欧洲国家的生产力率先突飞猛进,因此最初的全球性大国全都是来自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发生在欧洲决定了“全球性大国全都是来自欧洲”。走在欧洲最前列的国家是英国。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国外市场的扩大,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英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据材料“一战后,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经历三次演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分裂,美国实行冷战政策,1949年北约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随着日本、欧盟实力增强,中国、俄罗斯的崛起,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正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A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是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C是多极化趋势。(4)21世纪,中国己经成为“全球性大国”,但仍然秉持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的主题。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等,美国不甘心失去超级大国的地位,力图阻止其他国家的迅速发展,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使其转换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相关试题
5807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人,清朝时期的政治
6591抢救溺水者不正确的做法是。答案228
3727 综合本位币下即可以查看数据,又可以
【多选题】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有【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98.谈判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观念有( )。[多
下列哪种药物应烊化?()
(判断题)计算机随机存储器存放的信息长期不变
(单选题)以下哪一组是亲情之爱对子女所表现的
(单选题)期货公司()不得违反公司规定的程序
2018年4月2日,天津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正
6.下列各项口苦的临床意义是 [单选题] *
在现代化生产中,由于应用了新的科学技术,使劳
台风带来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①干旱、②霜冻
焊接是一个()
次氯酸钠又称()
国家实行农村土地()制度。国家保护承包方()
列网孔方程时,要把元件和电源变为( )才列方
关于刀豆氨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对家电行业而言,必须保持较大的商品库存,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