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七年级(3)班的同学正在以“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主题进行探究,

题目描述

【题目】七年级(3)班的同学正在以“江南地区的开发”为主题进行探究,让我们也参加进来吧。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译文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史记》中描述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图1                                      图2

(2)图1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

(3)图2与《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

(4)请根据两幅历史地图,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答案解析

(1)《史记》中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贸易很不发达。《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2)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江南经济迅速发展。(4)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江南经济发展。

(1)依据材料信息: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没有非常富裕的人可知,《史记》中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耕作方式落后,商品贸易很不发达;《宋书》所描述的江南非常富饶,丰收年头,一年收获的粮食能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穿用;(2)第一问依据图二信息可知,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中原人民迁往长江流域;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北方民族南迁,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3)依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江南经济迅速发展。(4)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北方民族南迁,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