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2018年12月上午10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

题目描述

【题目】    2018年12月上午10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纵观古今中外的改革,有成功,有失败,因此,有人说,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叫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2014年3月4日,李克强总理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委员时,用自己在安徽凤阳“插队”(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劳动)的经历解释“改革红利”(收益)。

﹣﹣《中华网》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九下)

材料四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次著名的改革?其性质是什么?材料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指的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的会议名称及时间。使农民获得“改革红利”直接得益于什么政策?

(3)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怎样的最严重后果?依据材料三,指出其改革失败的原因。(答对其中1点即可)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两国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商鞅变法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统一度量衡(2)名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1978年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3)后果:苏联解体原因:抛弃马克思主义思想;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答对其中1点即可)(4)启示:改革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答对其中1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1)依据材料一“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叫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这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材料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指的是统一度量衡。(2)依据材料二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使农民获得“改革红利”直接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依据材料三“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的信息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是抛弃马克思主义思想;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4)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从两国改革中得到的启示是改革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