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一些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能准确判断形

题目描述

【题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一些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能准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多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材料三: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非常形象地比喻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材料四:

(1)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其意义是什么?

(2)材料中的“星星之火指的是什么?由此,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条什么道路? 

(3)材料二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

(4)材料三里的“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什么事件?主要指挥官是谁?请你谈谈该事件的战略作用是什么?

(5)材料四中,图一的胜利有何意义?

答案解析

(1)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遵义会议。(4)挺进大别山;刘伯承、邓小平;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5)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图一反映的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起义,占领南昌城。但在途中遭到敌人的封锁,损失严重。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部队在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创建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使中国革命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所以材料中的“星星之火指的是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遵义会议上解决的。红军在反击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时失利,1934年10月,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会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4)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5)依据材料四“三大战役示意图”分析可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