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的发展时常会面临许多危机。处置失当,则遗害深远;应对
题目描述
【题目】人类社会的发展时常会面临许多危机。处置失当,则遗害深远;应对得当,则能化危机为发展的契机。而改革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国家正是通过一次次的改革不断崛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针对危机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中国资产阶级发起了哪些救亡图存的运动?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摆脱经济危机的措施有哪些?
(4)20世纪50年代召开的万隆会议,因个别西方国家的挑拨和与会各国的相互猜疑而深陷危机,周恩来提出怎样的方针,化危机为各国友好交往的契机?
(5)我国改革开放始于何年?谁被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计师”?
答案解析
(1)通过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2)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孙中山等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资产阶级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3)苏联: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以转嫁危机。(4)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5)1978年;邓小平。
试题(1)本题主要考查俄日的历史性转折。19世纪中期,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受到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残酷的封建剥削激起广大农奴的反抗,农奴暴动接连不断,动摇了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统治者意识到,废除农奴制度势在必行,而且“这件事自上而下进行比自下而上要好得多”,于是被迫实行改革,这就是1861年改革。同时期的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面对内忧外患,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武装倒幕,还政天皇。明治天皇于1868年起,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即明治维新。本题答案: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2)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为此,资产阶级为救亡图存所做的努力有:戊戌变法(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辛亥革命(1911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新文化运动(1915年),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了弘扬,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本题答案可以归纳为: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孙中山等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资产阶级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于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措施,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的水平。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行业的严重下降,还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纷纷寻找出路。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所走的道路也就不同。1933年美国罗斯福上台后立即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德、意、日三个国家则建立起法西斯专政,企图把经济危机转嫁到他国,它们的疯狂备战,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给人类和平带来了灾难。因此,本题答案可归纳为:苏俄: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以转嫁危机。(4)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1955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召开之际,美国正在对中国进行围堵,并扶持台湾当局制造紧张局势,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总理不负众望,以卓越的外交才能在会议上三次力挽狂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树立了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外交举动有效地赢得了亚非国家的同情与支持,打破了中国所处的外交僵局。本题答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5)本题考查我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邓小平提出要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等。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又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张。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又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他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因此邓小平也被誉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因此,本题答案:1978年;邓小平。
相关试题
7884【习题】党员的义务是衡量一个党员__
4255【习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
8191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医疗首席总建筑师黄锡
电脑软件不仅可以做设计,也等同与设计。()
请问自由式滑雪比赛的空中技巧的跳台坡度是多少
小军喜欢通过闵读来学习,小静觉得听别人讲更容
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观念,以下选项中属
(单选题)关于高密度脂蛋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地形区是()
76 . 对于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期,下列说法正
38.碳水化合物里包含 *
【标准答案】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强化举措推进西
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环境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动机冲突是指个体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动机冲突
下列哪种元素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有关?(
煤田是指同一()时期形成的,并大致连续发育的
五级分类就是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五个档次,
顺式作用蛋白质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对此,我们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