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新出路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新出路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至图三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些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反映了梁启超的什么主张?为实现这一主张,梁启超和康有为领导了哪一场政治运动?

(3)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二对应运动失败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两场运动留下的教训。

答案解析

(1)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筹建新式海军。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变法维新。戊戌变法。(3)标志: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戊戌政变。教训: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改革要循序渐进,顺应历史潮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至图三分别反映了洋务运动创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筹建新式海军的内容。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成立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到英国、法国深造。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建设军事工业需要大量费用,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了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先后创办开平矿物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等企业。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反映了梁启超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变法维新的主张,为实现这一主张,梁启超和康有为领导了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杀害戊戌六君子;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运动留下的教训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改革要循序渐进,顺应历史潮流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