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6:08:45

民主法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民主法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材料中的“三权鼎立之说”最初通过哪部一历史文献实现?为“立宪法开国会”,康有为等人进行了怎样的努力?其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该文件是由谁签署颁布的?请说出其性质?

材料三:(见图)

 

 

(3)如图所示的法律是由哪一机构制定颁布的?有何历史地位?它规定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材料四:“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成”等,遭到批斗、追害。

(4)材料四反映了文革期间的什么现象?造成的最大冤案是什么?为改变这种现象,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工作?

(5)根据以上问题,你认为法制建设与社会进步之间有何关联?

 

答案解析

(1)分析材料一“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可知材料中的“三权鼎立之说”最初通过美国《1787年宪法》实现的。《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其内容是:立法、司法与行政权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核心精神在于权力平衡。为“立宪法开国会”,康有为等人进行了百日维新。其目的是康有为等要实行君主立宪。(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由孙中山签署颁布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1912年3月,经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由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颁布的一部法律。这是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3)分析图片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20日在首都北京,庄严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它规定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从法律上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4)根据材料“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动乱和灾难。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非法监禁,迫害致死。为改变这种现象,党和政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5)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法制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促进法制建设。

(1)美国《1787年宪法》;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君主立宪(2)孙中山;资产阶级宪法, (3)第一届全国人大;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刘少奇案;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言之有理即可)(5)法制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促进法制建设。(言之有理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