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同来的还有学者、僧侣、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

材料二 乾隆帝二十二年(1757年)时,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夷互通有无。”面对蜂拥而互的外国商船,宣布撤销沿海港口,仅留粤海一关口对外通商。

材料三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同所属家眷,寄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专理商要事宜。”

请回答:

(l)材料一中所描述的对外交往发生在哪一朝代?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哪个朝代吸引了外国人来华?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政策被称为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实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对外交往的政策有何不同?

(3)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对外开放的朝代?举出各具体事例说明。

(4)材料二中的“粤海一关口”指哪里?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存在什么必然联系?

(5)材料一与材料三的对外政策是一样吗?(6)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形成了怎样的开放格局?

答案解析

(1)唐朝;元朝。 (2)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材料一是对外开放,材料二是闭关锁国。(3)汉朝、明朝;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4)广州,闭关锁国是造成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5)不一样,材料一是主动对外开放,材料三是被迫开放。(6)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今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l)根据材料一“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同来的还有学者、僧侣、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注重发展同外国的友好往来,唐朝的繁荣也吸引了日本来中国学习,他们遣唐使十几次,吸取了很多唐朝的文化;除此之外,元朝时期也吸引了外国人来华,例如马可波罗访华,在元朝做官,待了十几年,他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2)根据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夷互通有无。”和“面对蜂拥而互的外国商船,宣布撤销沿海港口,仅留粤海一关口对外通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这种政策实行的根本原因;材料一描述的是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材料二描述的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二者的对外交往的政策是不同的。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主张对外开放,发展中外友好关系,例如汉朝时期,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明朝时期,国力强盛,派遣郑和下西洋,彰显了大明朝的国威,促进了中外友好往来。(4)根据材料二“面对蜂拥而互的外国商船,宣布撤销沿海港口,仅留粤海一关口对外通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粤海一关口”指广州,材料二的闭关锁国是造成材料三的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这是中国在对外战争中屡次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认为材料一与材料三的对外政策不一样,材料一是主动对外开放,体现了中外的友好合作交流,促进了双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而材料三是被迫开放,是中国在列强的大炮下不得不屈服的开放,使中国丧失了很多的主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