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国家的建设史。运用所学,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国家的建设史。运用所学,回答问题。(1)1953~1956 年间,是我国建设文明国家的重要节点。写出此时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及一例外交成就。(2)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物质文明。写出下列史料中我国物质文明的主要成果,分析出现这些成果的主要原因。

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65.5 %,年均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7703元增加到2007年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4140元。(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3)精神是文明的灵魂,蕴含着强大力量。概括下列史料中“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写出20世纪60年代我国两例国防科技成就。

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宝贵的精神财富。(2012年3月3日《人民日报》)

 

答案解析

(1)实现工业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改革开放(3)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 成功试验原子弹、导弹(氢弹)

(1)根据题干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把党和国家的总任务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指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交成就: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2年7703元增加到2007年1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476元增加到4140元”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些其实都归功于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战略,促使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均收入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3)根据史料中的关键信息“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可知,“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表现为: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等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我国两例国防科技成就:我国第一颗氢弹于1967年6月爆炸成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于1964年10月爆炸成功。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