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5:01:32

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设篇)

材料一 《共同纲领》确认:“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

材料二 

(经济发展篇)

材料三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思想引领篇)

材料四  有学者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材料一中的《共同纲领》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材料二图片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

(2)表中1952﹣1956年数据变化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什么积极影响?(写出一点即可)

(3)材料四中的“改革开放”确立于哪次会议?该次会议同时形成了以哪一人物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4)回顾以上成就,你有何感想?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第二小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第一小问,根据图表时间1952年及1956年及材料数据分析可知,1953年到1956年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对私有制改造,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第二小问,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二小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4)结合材料可知,从建国初的法制建设成就、经济建设成就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说明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国情制定正确的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等。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写出其中一点即可)(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4)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国情制定正确的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