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此次改革有何意义?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2)材料二反映出这位皇帝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

材料三  :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孝文帝还有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解析

(1)主要措施: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建立县制。意义:增强了秦国的国力,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措施: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3)措施:①穿汉服。②改汉姓;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趋势;改革要与时俱进;改革要符合国情;改革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先进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成果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国的秦孝公支持商鞅进行变法。变法主要内容有废井田,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子弟特权;废除井田制,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编定户口,实行连坐。经过商鞅商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变法是当时一次最为彻底的变法。(2)根据材料二“北魏孝文帝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材料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的措施。(3)根据材料三是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表、《汉族服饰俑》图和《鲜卑服饰佣》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穿汉服和改汉姓的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趋势;改革要与时俱进;改革要符合国情;改革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先进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成果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