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9:47:47

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国情不同决定了各国工业化道路的不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他们不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由于生产技术和产品结构的复杂,因此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使生产的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原因。

(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点。

 

答案解析

(1)事件:材料一“改革者所需要的乃是轮船与枪炮,所以他们设立的是船坞与兵工厂。他们不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他们‘自强’的结果在我们看来固然失望,可是从当日时间与环境看来,已不足为奇。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使中国工业化”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评价: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工业化)起步;对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2)成就:从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就主要有: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创制与应用;新的通讯工具应用等。变化:依据材料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代替了过去的工场手工业。”、“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作为超大规模企业的垄断组织出现”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变化有: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场手工业被工厂制度代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或大企业)出现。(3)特点:根据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可知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形成原因是战争威胁,增强国防力量;基础薄弱,增强经济实力。(4)根据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材料四“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可知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不同点是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意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1)事件:洋务运动。评价: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工业化)起步;对自然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2)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创制与应用;新的通讯工具应用等。变化:第一次工亚革命后工场手工业被工厂制度代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或大企业)出现。(3)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战争威胁,增强国防力量;基础薄弱,增强经济实力。(4)不同:新中国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注重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