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2-12-17 04:51:13

初一(2)班学生李小刚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极差,各科考试很少

题目描述

  主观题

  初一(2)班学生李小刚对学习毫无兴趣,成绩极差,各科考试很少及格。一次期中数学考试,他一道数学题也答不上来,就在试卷上写下了这么一段话:“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青难道你把我当着一个无用的人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数学老师阅卷时,看到这份无标点、别字连篇、字迹潦草的“答卷”后,非常生气地把李小刚叫到了办公室,交给了新任班主任梁老师。梁老师问明情况后,并没有直接训斥李小刚,而是耐心地帮助李小刚,在他的“杰作”上加了标点、改了错别字、重新组织了那段话: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是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作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然后,梁老师让李小刚读了这段话,赞叹道:“这是诗,一首很好的诗啊!”听到这句话,李小刚感到很惊诧。梁老师接着说:“诗贵形象,你的这首诗很形象。诗言情,诗言志,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你是一个不甘与零分为伍的人。”“这是诗?我也能写诗?”没想到梁老师不但没有批评他,还会如此地评价他,李小刚非常激动。从此,在梁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帮助下,李小刚驱散了心中的阴霾,坚定了学习的信心,端正了学习态度。两年后,李小刚顺利地考上了高中。问题:(1)梁老师成功地运用了哪一种德育原则?(6分)(2)结合材料,阐述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12分)

答案解析

[题目解析(1)材料中梁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也即长善救失原则。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2)①梁老师看到李小刚在数学试卷中写下的一段看似“胡闹”的话,并没有马上斥责,而是在他的这段话里加上标点,使其成为美丽的诗句。这体现了梁老师能够全面分析、一分为二地看待李小刚的出格行为,同时也表明梁老师能够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②在梁老师的鼓励下,李小刚坚定信心,端正态度,这说明梁老师提高了他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能够启发他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最终李小刚顺利考生高中,这表明梁老师运用该原则取得了极大的效果。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