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7:50:12

追求自由是人的本性,西方思想家对这一话题多有探讨。阅读下列材

题目描述

【题目】追求自由是人的本性,西方思想家对这一话题多有探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认为哲学的任务主要是探讨与人生幸福有关的道德伦理问题……认为美德基于知识,而两者之获得皆有赖于教育。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莎士比亚既满腔热情地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同时也看到了大力放纵个人主义充满贪婪等等的一个世界。

——据张莉《浅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三? 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

——马执斌《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苏格拉底关于道德问题的主张及其获取途径。

(2)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莎士比亚认为人文主义思想存在什么不良倾向?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康德关于自由的主张。这实际上体现了当时哪场运动的思想主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

答案解析

试题(1)依据材料一归纳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即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2)本题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二“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可以概括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根据材料“看到了大力放纵个人主义充满贪婪等等的一个世界”可以得出莎士比亚认为人文主义思想存在的不良倾向。(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可以概括出康德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这些思想属于启蒙运动。(4)本题考察的是阐述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材料一“美德基于知识,而两者之获得皆有赖于教育”、材料二“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材料三“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都说明了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个人行使权利时不应该违背道德和法律。

(1)“美德即知识。(1分)教育。(1分)(2)内涵: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及尊严;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2分)不良倾向:过分强调自我,个人私欲膨胀。(1分)(3)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自由是在法律范围之内的。启蒙运动。(3分)(4)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个人行使权利时不应该违背道德和法律。(2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